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解释
时间:2020-04-16
 
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编制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规划。规划应由同级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或本级政府审议后颁布实施,且在有效期内。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
2.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情况,对国家、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与各类专项督查问题,以及本行政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突出问题的研究学习及落实情况。
数据来源: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
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党政干部实绩考核评分标准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所占的比例。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绿色发展等方面。市级行政区要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该指标旨在推动创建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实绩考核范围,通过强化考核,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河长制
指标解释: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行政区域内河长,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促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数据来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
5.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
指标解释:指政府主动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和企业强制性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比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要求开展,其中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按照《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发〔2013〕74号)、《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3〕81号)等要求执行。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6.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7.环境空气质量
(1)优良天数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比例。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注:市级行政区完成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规定的改善目标。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2)PM2.5浓度下降幅度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PM2.5浓度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PM2.5浓度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定(试行)》(HJ 663—2013)测算。
注:市级行政区完成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规定的改善目标。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8.水环境质量
(1)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申报市国、省控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是否达到考核要求。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2)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申报市国、省控考核断面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是否达到考核要求。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3)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幅度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与基准年相比提高幅度。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是指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的监测点位数量占监测点位总数量的比例。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注:①市级行政区完成国家、省生态环境等部门规定的考核任务。考核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国家、省生态环境等部门发布的年度考核结果判定。要求水质已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地区保持稳定,其他地区持续改善。
②行政区域内有国控断面则考核国控断面达标情况,无国控断面则考核省控断面,无国控、省控断面的则考核市控断面。
③可提供详实的监测分析报告和有关基础数据,并由省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证明或意见,剔除背景值影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
(4)地下水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水质为劣V类水体比例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地下水水质劣V类水体比例指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水质为劣V类水的监测点位数量占监测点位总数量的比例。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注:①市级行政区完成国家、省生态环境等部门规定的考核任务。考核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国家、省生态环境等部门发布的年度考核结果判定。要求水质已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地区保持稳定,其他地区持续改善。
②行政区域内有国控断面则考核国控断面达标情况,无国控断面则考核省控断面,无国控、省控断面的则考核市控断面。
③可提供详实的监测分析报告和有关基础数据,并由省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证明或意见,剔除背景值影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
(5)黑臭水体消除比例
指标解释:指评估年申报市、县(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是否达到考核要求。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部门。
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近岸海域主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的比例。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注:市级行政区完成国家、省生态环境等部门规定的考核任务,县级行政区完成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考核任务。考核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年度考核结果判定。要求水质已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的地区保持稳定,其他地区持续改善。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海洋等部门。
1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指标解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是表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环境限制指数的综合反映。执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要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不降低。
计算公式: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
11.林草覆盖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森林、草地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草地面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注:若行政区域内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以上,指标核算时的土地总面积应为扣除水域面积后的面积。原则上按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对应的目标值考核,当行政区域内平原、丘陵面积占比相差不超过20%时,按照平原、丘陵加权目标值进行考核。
数据来源:统计、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
12.生物多样性保护
(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等保护措施,受保护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物种数占本地应保护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物种数比例。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参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数据来源:林业、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园林、生态环境等部门。
(2)外来物种入侵
指标解释:指在当地生存繁殖,对当地生态或经济构成破坏的外来物种的入侵情况。外来物种种类参照《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第一批)》(农业部公告第1897号)、《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03〕11号)、《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10〕4号)、《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的公告》(环境保护部2014年第57号)。创建地区要实地调查确定外来物种入侵情况,并制定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方案。要求没有外来物种入侵,或存在外来物种入侵,但入侵范围较小、对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没有产生实质性危害、对国民经济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且已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有完备的计划和方案。
数据来源:林业、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园林、生态环境等部门。
(3)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河流中特有性、指示性物种以及珍稀濒危水生物种的保护状况,以历史水平数据为基准进行对比分析。要求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种类和数量不降低。根据水生物种调查或问卷统计获得。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相关专家咨询、农业农村部门。
13. 海岸生态修复
(1)自然岸线修复长度
指标解释:指沿海地区行政区域内,通过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将人工岸线恢复为自然岸线,或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岸线的长度。自然岸线认定参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海发〔2017〕2号)和《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程(试行)》(国海发〔2017〕5号)。
数据来源:海洋、自然资源等部门。
(2)滨海湿地修复面积
指标解释:指沿海地区行政区域内,通过强化滨海湿地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管理,逐步修复已经破坏的滨海湿地面积。修复方式包括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退围还海、退养还滩、退耕还湿等方式。滨海湿地包含沿海滩涂、河口水域、浅海、红树林、珊瑚礁等区域。
数据来源:海洋、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
14.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中实际利用量与处置量占应利用处置量的比例。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工业和信息化、应急等部门。
1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
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强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监管,对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未完成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的,严格准入管理。没有发生因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毒地”事件。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16.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建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预防和减少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
17.自然生态空间
(1)生态保护红线
指标解释: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要求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2)自然保护地
指标解释:指由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
数据来源:统计、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18.自然岸线保有率
指标解释:指沿海地区行政区域内限制开发、优化利用岸段中计划予以保留和开发建设后剩余的自然岸线长度以及列入严格保护的自然岸线长度,占省政府批准的大陆海洋岸线总长度的比例。自然岸线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洋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以及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洋岸线。海洋岸线保护和利用管理参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海发〔2017〕2号)执行。

19.河湖岸线保有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划入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的岸段长度占河湖岸线总长度的比例。河湖岸线指河流两侧、湖泊周边一定范围内水陆相交的带状区域。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及岸线开发利用区划定参照水利部《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办河湖函〔2019〕394号)。

数据来源: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根据各地考核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计算公式: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所使用的水资源量,是反映水资源消费水平和节水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根据各地考核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率。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率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指标解释:指本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23.碳排放强度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来衡量经济增长同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关系。

24.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占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企业总数的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将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有关标准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执行。

2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的水源地个数占水源地总个数的百分比。

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千吨万人以上规模的水源地。可提供详实的监测分析报告和有关基础数据,并由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证明或意见,以剔除地质因素、调水因素等影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
27.城镇污水处理率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内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要求污水处理厂污泥得到安全处置,污泥处置参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执行。


2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占垃圾产生量的比值。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有关标准参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执行。依据《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2851号)要求,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

29.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行政村比例
指标解释:按照《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验收要求》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行政村数占行政区域内行政村总数的比例。
注:行政村包括新型农村社区、涉农街道下属行政村,不包括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

30.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内城镇公园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具有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公园绿地的统计方式应以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为主要依据。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自然生态空间占比很高,并且建设用地很少的地区可适当放宽。

31.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内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的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绿色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适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2.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使用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出行的人次占城市出行总人次(不含步行、自行车等)的百分比。城市规模标准参照《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 知》(国发〔2014〕51号)执行。


33.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
(1)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
指标解释: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依据《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垃圾分类要做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统计等部门。
(2)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立“村收集、乡储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储运网络,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
34.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1)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
指标解释:指能效标识二级以上节能空调、冰箱、热水器等节能家电市场占有情况。参照《高效节能家电产品销售统计调查制度》(发展改革委公告2019年第2号)进行调查统计。
数据来源:统计、发展改革、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
(2)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
指标解释:指通过市场抽检,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节水型器具评判标准参照国家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该指标值以相关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抽样调查所获取指标值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
数据来源:统计、发展改革、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
(3)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
指标解释:指统计期内,公众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该指标值以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所获取指标值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问卷调查人员应涵盖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等情况,充分体现代表性。调查问卷应涉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次性办公用品使用情况;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情况;酒店、宾馆、民宿一次性客房用品使用情况;餐饮行业一次性餐具使用情况等内容。
注: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方案,抽样调查在95%的置信度、方差为0.4、抽样误差控制在3%以内的情况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抽样样本量分别为600人、1000人、1500人、2000人、2500人。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参照《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执行。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
35.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政府采购有利于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的产品规模占同类产品政府采购规模的比例。采购要求按照《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执行。

 数据来源:统计、财政等部门。
36.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
指标解释:指行政区域内副科级以上在职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组织部门认可的生态文明专题培训、辅导报告、网络培训等的人数占副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总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数据来源:组织部门。
37.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指标解释: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程度。该指标值以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所获取指标值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问卷调查人员应涵盖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等情况,充分体现代表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抽样问卷调查应涉及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领域。
注:抽样样本量参照“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
38.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指标解释: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程度。该指标值通过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以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调查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创建活动以及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参与程度。
注:抽样样本量参照“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